拍马屁的第N种境界,你不得不服!

历届足球世界杯 2025-07-07 17:39:24

中国社交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赞美别人是为人处世的必备技能。

适度的“拍马屁”,其实是工作生活中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拍马屁”如何拍到点子上?如何拍得高级、拍得真诚?这里面的学问可真不少。

这集圆桌派的嘉宾也都是我们的老朋友,北京老炮儿马未都,《舌尖》总导演陈晓卿,青年才女蒋方舟和文涛一起聊聊“马屁”到底应该怎么拍。

本集精彩片段

恭维:夸人的智商与情商

恭维:夸人的智商与情商

本文选自 看理想 [圆桌派] II 第3集

本期嘉宾:窦文涛、马未都、陈晓卿、蒋方舟

窦文涛:绩效把你逼得连拍马屁的时间都没有

窦文涛:很多人年轻人就问,怎么能让领导对我有好印象?或者说说得再难听点,就是说今天的小孩是不是不太会拍马屁?

陈晓卿:我觉得这个可能跟地方也有关系,就是比如说公司可能就会好一点,大家的关系就可能要淡一些。

窦文涛:那天我们聊这个,就是说拍马屁这东西其实是属于一种落后的东西,就是属于低效社会的东西。你知道我现在,包括你像跟一些互联网企业打交道,我就发现他这种拍马屁的这种文化行不通了,因为都是绩效管理,就是这经理说我下个月我必须达到多少业绩,你的这个绩效把你逼得你连拍马屁的空都没有,你完不成就末位淘汰了。

马未都:刚才你说的那个事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怎么引起领导的注意,第二个才是拍马屁,拍马屁不一定能引起领导的注意,引起领导注意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窦文涛:你教教我。

马未都:就是你承担你可能承担不起的责任,比如这个事很难,谁去?你敢第一个站起来,领导一定对你有印象。对不对?

窦文涛:第一个站起来,第一个折了。

马未都:折不怕,你努力了,而且你折得有道理是可以的。

马未都:碰钉子怕什么呀。我儿子出国的时候我告诉他人生,你一个人走出国,没有人陪着你,你唯一一条就是你脸皮得厚,你不脸皮厚你就是等死,你撑死了是不成,你让人家挖苦你两句,人关上门不理你,你再出来呗,他也没把你关屋里,不让你走,对不对?

蒋方舟:听完对方说话后要陷入沉思

窦文涛:我问方舟,咱不说对领导,有的时候感觉跟领导拍马屁搞好关系,这好像有功利的这个色彩。你觉得这个讨好人开心吗?

蒋方舟:开心,我有两个就是不能算绝招吧,就是给新手也可以学的入门级的讨好,我觉得还挺有用的,一个是因为我之前在日本,就跟日本人学的,对方说什么,你其实也不觉得有怎么样,然后就陷入了沉思,你知道吗,就是因为大部分人他其实不知道怎么回应,又怕说错了,你就表示在思考。

窦文涛:这是智商的不好的人的好情商。

蒋方舟:还有一个我觉得挺管用的,无论跟谁说,对方都觉得就是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懂他的人,这个就是要配合表情。

窦文涛:举例说明怎么能让别人觉得你懂。

蒋方舟:就是只要说这句话,我觉得对方肯定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当然要配合表情。就是说这个世界上说自己孤独的人很多,但是我看你才是真正的孤独吧。

窦文涛:是,这是,对。

陈晓卿:杀伤力太大了。

蒋方舟:所有人都觉得哎呀就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就是这个我觉得就是零基础。

窦文涛:拍马屁也在慢慢改变内在的习惯

窦文涛:早年间我是个脸冷的人,就是面瘫一样,见面对人就没有笑容,所以很多人觉得我这个好像看表面不好接近,我觉得这个挺不好,对吧。当然有时候求人点事,求人的时候反倒不会拍,就说不出来,但是呢,我倒是后来发现呢,你看我交往的朋友啊,往往都是像马爷这样,就是岁数大一些的人。

后来我就发现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有时候就跟我这个老哥哥讲,我说怎么咱们这帮人在一块都互相吹捧啊,他讲了一句很有意思,他说因为我们都岁数大了,就是成熟了大家。所以呢就是互相间讲的都是好话,我觉得我一开头可能有点违心,觉得见人面,就是逮人家好,但是你知道,当你在拍别人的时候,这个外在的行为也在慢慢改变你的习惯。

陈晓卿:这是人类的天性。

窦文涛:你最后熟极而流了之后,我就说你真的成了一个什么人呢,眼里非常敏感,一见这个人就看到别人的好,晓卿最近瘦了,甚至我看不到晓卿的不好,这是菩萨的境界。

就是现在对我来说像条件反射一样,一见一个人,你要让我挑他缺点,我反而得想一想,但是呢先是看到别人好,只见到别人的好,实现了内在的蜕化。

陈晓卿:我觉得你这个可能心态还是比较老,我太年轻了。我们那个圈子是以相互挖苦为荣,比如说饭局上最多的说的是星座,说你金牛座,好啊,贪财好色不要脸。你是双鱼啊,双鱼好,双鱼人渣星座,人渣里的战斗渣嘛,就是别的星座是以德服人,你们是以缺德服人的。

蒋方舟:白羊座长个脑袋就是为了显高。

陈晓卿:对,白羊座你就应该找一个天蝎座的生一个羊蝎子,就是这样,所以我现在知道我们为什么没朋友了。

马未都:恭维,一般人最多扛三天

窦文涛:马爷他们当年是属于夸人能夸趴下的那一路。

马未都:人的本质上是愿意听好话的,你再怎么说忠言逆耳,谁听逆耳的都不是很舒服,除非特别理智的人。那时候我们,因为作家都是这样,因为我那时候当编辑,接触的都是作家,作家都是心里比较孤傲的,大部分作家瞧人家都不如自个儿,对吧。

窦文涛:这正常。

马未都:这正常吧,但太不正常了,因为一堆作家都在一块,要怎么办呢,互相恭维,挖坑。我原来说过啊,刘震云最会挖坑,挖王朔的坑。王老师,小说写得非常的不错。王朔说,不行,写不好、写不好。过去了。

每天吃中饭,第二天同样的话还说,说王老师确实我觉得你小说写得好。王朔说真的写得不好。第三天还是这样夸,王老师我是真心的话,你的小说写得是真好。

然后王朔第三天就是说,我是觉得我小说写得不错。你知道,我在桌子上呢,刘震云就当场就把脸翻过来对我说,说一般人最多就扛住三天,然后王朔就扛住第三天,对吧,让人恭维的。

这个朋友之间开玩笑了,但这种恭维呢,有一定很恶俗,后来这个恶俗变成一个社会风潮,就是互相之间称老师。

窦文涛:对啊,现在不就这样吗。

马未都:现在谁见谁都是老师,我现在特别不习惯一个什么小女孩过来以后说这是什么老师,这怎么全是老师。

它从这个社会这种普及上讲,中国的所有的称谓都世俗化,就越来越恶俗。我特别不喜欢,人家随便叫我什么我都不在意,叫我老师就老师,其实按照过去的说法就是张先生、李先生,这样就已经变成一个尊称了,叫老师干吗,老师一定是我要教给你什么,有人没法教给你东西。

高级马屁需要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陈晓卿:我去过一家山东的馆子,那里边他就给我,我只去吃过一次饭,她就给我发了短信,我是您的专属服务员,您下次来再订餐什么的,就找我就行了。我后来发现这女孩就特别特别热情。

窦文涛:漂亮吗。

陈晓卿:也挺漂亮的。

蒋方舟:是哪种,是喊你哥的那种?

陈晓卿:对,哥,哥你在这个什么什么,今天什么最新鲜,什么。

窦文涛:咱家今天买了什么。

陈晓卿:对。

窦文涛:全是这个。

陈晓卿:北方人不见外。但是我就是后来我就没法去那餐馆,就不管我带女同事也好,这个带女朋友也好,带侄女也好,只要去。

蒋方舟:就喊嫂子吗。

陈晓卿:对。

陈晓卿:她都会说,这位不是嫂子了。她就没记性。

马未都:对。

陈晓卿:她只有一个那个服务共性。

窦文涛:今天是哪个嫂子?

马未都:不是,过去解放前,这个就是餐饮业其实是晚清以后才开始逐渐发达的,在这个大都会里,北京,它门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叫瞭高的,它实际上是叫瞭高,就是瞭,看远处瞭望。一看,窦老板来了,就远远地就看见你了。他问题是这个瞭高的,他不是巧舌如簧,他也不是这个情商有多高,情商肯定要高,他最重要的一个技能叫记忆力,你只要来过一次,你上次什么时候来的,因为什么原因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今天比如你来说,窦老板,孙子快过满月了吧。你上次是为这事来的,满月我给你办席,招呼一声就得,他都会有。他不会说您领一新女朋友说这回跟上回不是一人。他肯定不能这么说话,他特别会说话,而且那个话一定是恰如其分的,达到那个标准,比你低半格,他不给你低好几格你难过,他低半格,你是主人,他是仆人。

这瞭高的过去挣钱特别多,有记忆力,记忆力是可以赚钱的,因为他记性好。那很多人说,其实人家共拢就去三回,说那餐厅我熟,我老去吃饭,其实那过去在餐厅吃饭是不得了的事。是不是,带着客人一去,您看窦老板来了,又来了。这你听着就高兴嘛,别人说丫老去那儿吃饭,有钱哪。他给你所有的语言的位置,都特别好,这个是一定是他们得有情商。

陈晓卿:这就是高级马屁。

马未都:看不出来,你看出来就不叫马屁。

窦文涛:所以我就觉得高级拍马屁还真的是说用到今天社会上讲,他们有时候说它也是正能量的,就说明你心里有别人,而且真的他们就是说蠢在哪儿都没戏,聪明用在拍马屁上。我曾经见过我们那儿一个经理啊,我们去跟那个石家庄市政府的吃饭,我当时印象很深,我觉得真是特异功能,就是这样的人呢没有理由不受欢迎的。

多少米一个长桌双方会谈,一个长桌啊,然后递名片,然后对方那个市领导讲话,然后到我方讲话。他这一站起来,就是说尊敬的某某某市长,某某某书记,某某某什么,几十个名字。

陈晓卿:这种人我也见过。

窦文涛:就炸了,现场,哗给他热烈鼓掌,就等于这看这名片。就所以这东西真是得智商。

陈晓卿:过目不忘,见到这个人就不会忘。

窦文涛:拍马屁是高智商活,要靠才华

陈晓卿:在美食圈里面最大的一个腕儿就是袁枚了。

窦文涛:对。

陈晓卿:写随园食单的,他去南方当官的时候给他老师来告别,老师说你准备了什么东西,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说这个不好吧,说现在这世道谁不爱戴个高帽呢,说听两句好听的话,然后说有几个能像老师您的。出门的时候跟书童说,这只剩九十九顶了。

窦文涛:你说这袁枚我那天想,我说这东西真是个高智商的活,因为就是说明知道,领导不是傻子,明知道你拍马屁,其实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被你的才所惊艳了。

比如说这个纪晓岚,说这个乾隆五十大寿,纪晓岚写一对联,说脱口而出,纪晓岚叫“皇图四万里”,就是说满清的这个版图纵横四万里。“皇图四万里”,叫“伊古以来从未有这个一朝一统四万里”,然后“圣寿五十年,自前兹后还有九千九百五十年”一万年,四万里,就是说你明知道他是拍,可是水平太高了。

马未都:就这些再经过后代的文人演绎,就这种字对多了,一个比一个牛,就是要拍到恰到好处。

陈晓卿:脸盲症是拍马屁的大忌

陈晓卿:脸盲症肯定是拍马屁的这个。

马未都:这个大忌。

蒋方舟:我有一次直播的时候颁奖,跟那个姜晃老师,然后我这个在台上直播,我说特别喜欢您演的那个雍正,怎么说。

马未都:那不是他演的。

蒋方舟:他演的是什么呀,我又忘了。

马未都:他演的是康熙吧。

蒋方舟:对,他演的他说我演的是康熙就特别尴尬,我也经常遇到人说这个方舟老师

又能打假又能写作,都不错。

窦文涛:他说方舟子子呢,是吧。最近朋友圈发那个张学友演唱会不知道在哪儿,张学友在那儿扭呢,你听旁边那观众,刘德华。

马未都:对,这是经常的,所以对演员来说,你不是真熟的时候尽量就说不错什么,就别直呼其名,也别跟他谈作品,非常容易出错。那不是黄渤自个儿就讲吗,人家说了半天,最后你给我签个名吧,他中间可能在话题转换中认为他是王宝强,他被迫就签成王宝强。

陈晓卿:这是真事。

马未都:是吧。

陈晓卿:就是柴静在机场被拦住了,然后说鲁豫老师,我太喜欢你的节目。然后柴老师给人签了个鲁豫。

窦文涛:我有一次跟那个,就是在飞机上正好看见姜昆老师,正好坐,我们俩挺有缘,坐一块聊了一路,结果到后来看了一个人,先跟我打招呼,这倒没认错,窦老师我经常看你的《锵锵三人行》,马季老师您也来了。姜昆很幽默说,马季老师经常坐飞机的。所以这个还是这个拍马屁的这个艺术真是需要,都不是。

马未都:首先要真诚,真诚的拍马屁。

……

本文仅为嘉宾谈话节选

《圆桌派》第二季

每周三、周五0点

优酷[看理想]自频道更新

今日互动

关于“拍马屁”你怎么看?

微博互动

@看理想视频 参与#窦文涛圆桌派#话题互动

你的观点可能会被涛哥看到噢

关注 窦文涛圆桌派

预告、花絮、幕后、涛哥语音都在这了

听理想,今日更新

《古今:杨照史记百讲》vol.26

“先入关中者为王。”约定一出,各路诸侯纷纷西进,意图早日当上关中王。在这样紧迫、激烈的追逐中,刘邦并不是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但他却最快打下咸阳。为什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