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十八般兵器之一)
鞭(冷兵器)
鞭,中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
形
状
种
类
鞭为短兵之一种,其由来与锏相同,惟锏必双用,鞭则有单双軮硬之分;考诸古籍所载,大都系单鞭硬鞭;稽之现在,则都重軮鞭。軮鞭之制,不知起于何时?创自何人?至双鞭之法,疑后人因见于戬法双用,攻御并行之便利,故窃其法,易单为双。然鞭戬同为无刃之短兵,不过形式稍异;至若抡舞攻御之法,主力点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异,彼创双鞭者,亦正见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区别如是,而名称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节鞭,虎尾軮等数种,其余无论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门户杂出,多少不同,惟尉迟鞭法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传,甚堪惋惜。此外即寻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余,勉强组成。鞭有单、双、软、硬之分,其质有铜、铁、铁木、纯木之别,与用皮革制成,驱赶牛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软鞭类的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与赶牛马的鞭子,在来源上,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还有一种木质鞭杆,其长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宽度之,亦称“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时极方便。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有的鞭首上联缀一条短铁链,上系两节铁棍,称做联珠双铁鞭。还有一种铁链夹棒,出自西北地区,是受农家打禾连枷启发创制而成的。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谓之软鞭。鞭适用于马战与步战。硬鞭一般用于马战,持鞭之将多持双鞭。钢鞭沉重而无刃,以力伤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软鞭由镖头、握把、若干铁制鞭节和圆环相连而成。软鞭在晋代即已出现,被认为是猛烈暗器,不易抵御,有7节、9节、13节之分,习称九节鞭。携带方便,使用可长可短,软硬兼施。其技法主要有缠、抡、扫、挂、抛、舞花及地趟鞭等。软鞭以圆运动为主,借助手臂摇动,身体转动,增加鞭的击打速度,改变鞭的运动方向。软鞭分单鞭和双鞭,也可与其他器械配合。硬鞭有两种,一是竹节钢鞭,形如竹节;另一种是13节水磨钢鞭,长约1米,鞭尾有坚木或铁制柄,头尾皆可握,能两头使。击法有挡、摔、掉、点、截、盘、扫等。 方节鞭:由鞭身和握把组成。鞭身为十一节方形铁疙瘩组成。鞭把为圆形铁制。用时可以鞭身击打,也可以用鞭尾之小鞭甩击。秦家鞭:此鞭鞭长四尺,通体为长铁杆。其上下二端各有一突出的圆球。无明显的鞭把和鞭尖的区别。其用法同硬鞭。雷神鞭:属硬鞭。其鞭长四尺,鞭把与剑把相同。鞭身前细后粗。共为十三节,形如宝塔。鞭身为方形,每节之间有突出的铁疙瘩。鞭尖成方锥形,有利尖。鞭身粗一寸有余。把手处有圆形铜护盘。鞭重三十斤,通体为铁制。水磨钢鞭:短兵器械之一。属于硬鞭。鞭长三尺五寸,鞭把为五寸,鞭身长三尺。鞭身后粗前锐。呈方形,有十三个铁疙瘩,鞭头稍细,为方锥形。鞭把粗为一寸三分。鞭头鞭把三处均可握手,能二头使用。竹节鞭:属于硬鞭。其鞭长四尺半,把手为圆形,上有若干突出圆结,便于握手。把手前有圆形护盘。鞭身前细后粗,呈竹节状,共有九节或十一节不等。鞭身顶端很细。通体为铁制。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国学汉语
字典
康熙字词
说文解字
词典
成语
汉程字典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书法字典
汉程词典
成语词典
诗词大全
在线翻译
国学启蒙
四书五经
文学名著
四库全书
国学语录
国学题库
诸子百家
哲学典籍
公版书籍
古典小说
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
民俗谚语
五笔查询
简繁转换
字转拼音
英汉词典
日语词典
韩语词典
俄语词典
精彩推荐
· 儿童更应该读的10本国学启蒙读物
· 17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几个?
· 一个专题让你读懂诸子百家
· [推荐]这里可以查八万字的解释
· 2025年结婚吉日查询
· 大观十万册中华古籍,免费赏读。
· 传承大国文化,领略万千风土人情。
国学专题更多>
国学启蒙
启蒙篇: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训诫篇:
弟子规
论语
朱子家训
诗歌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典故篇:
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
诸子百家
诸子:
孔子
老子
墨子
庄子
孟子
管子
荀子
鬼谷子
韩非子
淮南子
列子
商子
申子
慎子
吴子
邓子
百家: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名家
农家
杂家
纵横家
阴阳家
小说家
经学
玄学
佛学
理学
心学
四书五经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文学名著
《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醒世恒言》
二十四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梁书
南齐书
北齐书
陈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
旧唐书
旧五代史
新唐书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民俗文化 节日节气婚嫁丧葬民俗美食喝酒饮茶服饰民居园林宫廷路桥陵墓庙观礼仪神话故事谚语灯谜古筝二胡民舞戏剧相声小品评书快板书法国画武术杂技棋牌游戏干支五行历法黄历生肖星座运势八字剪纸年画布艺刺绣春联陶瓷漆皿花灯泥塑木雕风筝竹编皮影编织印染微雕玉雕砖雕石雕核雕内画紫砂蜡艺文房铜艺面塑木偶糖人
小说
名著
故事
谜语
1案中冤案(董荫孤)
1174 2八洞天(笔练阁主人)
1286 3八段锦(佚名)
2326 4白牡丹(翁山柱砥)
1245 5百花野史(一笑主人)
4865 6北里志(孙棨)
731 7北梦琐言(孙光宪)
1347 8禅真逸史(方汝浩)
1780 9长春真人西游记(李志常)
812 10常言道(落魄道人)
2396
1三国演义(罗贯中 )
16.29万 2西游记(吴承恩)
14.45万 3水浒传(施耐庵)
10.87万 4红楼梦(曹雪芹)
10.09万 5聊斋志异(蒲松龄)
5.44万 6警世通言(冯梦龙)
4.4万 7醒世恒言(冯梦龙)
4.04万 8喻世明言(冯梦龙)
3.68万 9初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2.84万 10二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2.07万
1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帝与五神
1681 2民间故事里的智慧老人,教你人生哲理
117 3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和演变
2494 4嫦娥奔月:一个关于 “后悔” 的故事
90 5二十八宿探秘
2298 6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魔兽
1278 7中国古代神话体系表(道教)
3588 8凤凰亭传说
1040 9人文始祖“伏羲”为何是人首蛇身?
967 10西湖畔的千年恋歌:白蛇传新章
101
1兄弟拒扮大花脸 (打五字俗语)
863 2一见灯谜心生爱 (前骊单珠)
292 3白白胖胖惹人爱,嘴巴尖尖真可爱,走起路来摇又摆,大家怕冷它不怕。 (打一动物)
372 4万里无云 (中药名)
374 5闲话素食 (打一古代著作)
439 6失利之后先隐蔽 (打一字)
289 7一网悬半空,主人坐网中,专捉飞来将,捕蝇吃蚊虫。 (打一动物)
1061 8岁首春梅第一枝 (花卉树木)
231 9只是近黄昏 (重庆地名)
1048 10两个傻瓜要起身 (打一成语)
532
四库全书更多>
+- 十三经(13)· 论语· 孟子· 诗经· 礼记· 尚书· 周易· 春秋左传· 仪礼· 周礼· 孝经· 尔雅·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 十三经注疏(14)· 尔雅注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孟子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注疏· 论语注疏· 孝经注疏· 尚书正义· 周易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仪礼注疏· 周礼注疏· 礼记正义 +- 经学其他(26)· 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 易传· 释名·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周易注· 毛詩· 韩诗外传· 大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四书章句集注· 周易参同契· 尚书大传· 东坡易传· 子夏易传· 周易郑康成注· 新本郑氏周易· 陆氏易解· 周易略例· 周易集解· 易童子问· 大戴礼记· 深衣考误· 泰泉乡礼· 中论 +- 正史(51)· 後漢書 李賢注·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 周書·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三國志 裴松之注· 舊五代史· 遼史· 清史稿· 三家注史记· 后汉书 李贤注· 三国志 裴松之注· 新元史· 史記· 漢書 顏師古注· 汉书· 后汉书·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南史· 北史· 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金史· 元史· 元史· 明史· 明史 +- 编年(18)· 西夏书事· 廿二史札记· 資治通鑑·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资治通鉴全译·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众家编年体晋史· 后汉纪校注· 前汉纪· 前汉纪·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竹书纪年· 汉官六种· 大唐创业起居注· 资治通鉴 +- 野史(58)· 穆天子传· 南明野史· 夏商野史· 秦朝野史· 西汉野史· 隋唐野史· 元代野史· 大金吊伐录· 大同纪事· 东南纪事· 皇明本纪·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皇明异典述· 江南野史· 靖康传信录· 靖康纪闻·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 辽志· 南迁录· 南北朝杂记· 清宫禁二年记· 清暑笔谈· 三国杂事· 十六国春秋别本· 蜀王本纪· 宋朝事实· 太平天国战记· 外交小史· 魏晋世语· 五代春秋· 五代史阙文· 西夏事略· 西夏书事· 西巡回銮始末· 熙朝新语· 献帝春秋· 湘军志· 野记· 云中事记· 张文襄公事略· 江阴城守纪· 九州春秋· 隋唐嘉话· 明皇杂录· 南岳小录· 唐国史补· 大唐新语· 五代新说· 大唐创业起居注· 清代野记· 皇明纪略· 朝野佥载· 奴才小史· 大宋宣和遗事· 扬州十日记· 留东外史· 留东外史续集 +- 别杂史(30)· 靖康传信录· 五代史阙文· 晏子春秋· 九家旧晋书辑本· 战国策· 平宋录· 八家后汉书辑注· 松漠纪闻· 东观汉记校注·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十六国春秋· 明季南略· 顺宗实录· 国语· 营造法式· 文献通考· 东观奏记· 大业拾遗记· 晋后略· 书湖州庄氏史狱· 奉天录· 明季北略· 国闻备乘· 蜀乱述闻· 龙川别志· 九州春秋· 隋唐嘉话· 五代新说· 扬州十日记· 战国策 +- 史评(5)· 三国杂事· 读通鉴论· 史通· 宋论· 文史通义 +- 传记(11)· 廿二史劄记· 英雄记· 晏子春秋集释· 明儒学案· 唐才子传· 列女传· 浙东纪略· 过江七事· 西使记·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魏郑公谏录 +- 载记(6)· 江南野史· 三国遗事·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越绝书· 吴越春秋· 律条公案 +- 地理(25)· 水经注· 蛮书· 岁华纪丽谱· 桂林风土记· 北户录· 淳熙三山志· 洛阳伽蓝记· 荆楚岁时记· 岛夷志略· 吴地记· 都城纪胜· 武林旧事· 东京梦华录· 岭外代答· 佛国记· 台湾通史· 吴船录· 寺塔记· 南岳小录· 梦粱录· 大唐西域记· 读史方舆纪要· 岭表录异· 三辅黄图· 庐山记 +- 职官(5)· 官箴· 唐六典· 天朝田亩制度· 三朝北盟会编· 郭店楚墓竹简 +- 政书(10)· 宋朝事实· 明太祖宝训· 刘壮肃公奏议· 幕学举要· 佐治药言· 续佐治药言· 唐律疏议· 唐会要· 通典· 枢垣记略 +- 目录(9)· 崇文总目· 书目答问· 中国农业典籍目录· 常用古籍版本目录· 古籍目录及其功用· 古籍版本知识· 名家推荐的国学书目· 郡斋读书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儒家(41)· 家范 (全译评点本)· 二十四孝· 鉴略妥注· 小儿语· 张子正蒙· 西铭· 新語(简繁对照)· 呻吟语摘· 陆贾新语注释· 中说·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 声律启蒙· 朱子治家格言· 袁氏世范· 南询录· 春秋繁露· 明夷待访录· 典论· 新论· 春秋穀梁传注疏· 论语(英译本)· 心经· 潜夫论笺校正· 盐铁论· 朱子语类· 申鉴· 说苑· 新序· 新书· 法言义疏· 孔丛子· 北溪字义· 知言· 近思录· 帝范· 小学诗· 训蒙骈句· 名贤集· 读书分年日程· 传习录· 围炉夜话 +- 道家(25)· 亢仓子· 无能子· 抱朴子内篇· 老子集注· 僧宝传· 通玄真经· 庄子·内篇· 云笈七签· 太平经合校· 老子道德经校释· 抱朴子外篇· 列仙传· 道德经(老子)· 老子道德经(英译本)Lao Tze· 黄帝阴符经· 庄子集释· 关尹子· 庄子集解· 文子· 列子集释· 老子想尔注· 黃帝四经(帛书)· 金刚经集注· 庄子· 历代崇道记 +- 法家(11)· 邓子· 管子轻重篇新诠· 扬子法言· 折狱龟鉴· 棠阴比事· 邓析子· 韩非子· 申子· 商君书· 管子· 韩非子 +- 释家(12)· 弘明集· 广弘明集· 佛祖通载· 释氏稽古略· 林间录· 宋高僧传· 开元释教录· 古尊宿语录· 法苑珠林·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碧岩录· 罗湖野录 +- 兵家(31)· 十七史百将传· 司马法·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历代兵制· 太白阴经· 翠微先生北征录· 孙子略解· 尉繚子· 兵制· 孙膑兵法· 将苑· 百战奇略· 乾坤大略· 握奇经· 六韬(注释本)· 唐李问对· 言兵事疏· 翠微北征录· 虎钤经· 投笔肤谈· 武经总要· 练兵实纪·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何博士备论· 孙子兵法· 六韬· 三略· 鬼谷子· 守城录· 三十六计· 孙膑兵法 +- 农家(4)· 禾谱· 氾胜之书· 农学古籍概览· 齐民要术 +- 杂家(59)· 笑林广记· 南越笔记· 白虎通义· 物不迁论· 鹖冠子· 慎子· 墨子闲诂· 刘子· 化书· 不真空论· 颜氏家训集解· 风俗通义校注· 麈史· 居易录· 清代名人轶事· 日闻录· 明季三朝野史· 永历实录· 清稗琐缀· 板桥杂记· 仇池笔记· 冷斋夜话· 东坡志林· 神异经· 容斋续笔· 西征随笔· 勤有堂随录· 金楼子· 两同书· 七修类稿· 忍经· 厚黑学· 分甘馀话· 爱日斋丛抄· 敬斋古今黈· 寓简· 中华古今注· 长短经(反经)· 言行龟鉴· 五杂俎· 墨子白话今译·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夜航船· 日知录· 墨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公孙龙子· 尹文子· 谐铎· 兼明书· 封氏闻见记· 清代野记· 智囊全集· 齐东野语· 人物志· 鹤林玉露· 池北偶谈· 梦溪笔谈 +- 术数(9)· 宅经· 青囊奥语· 撼龙经· 灵城精义· 三命通会· 葬书· 天玉经· 太玄经· 月波洞中记 +- 医家(32)· 古方八阵· 金匮要略· 备急千金要方· 灵枢· 素问· 血證論· 醫學三字經· 难经· 中医内科方剂索引· 针邪密要· 鬼门十三针· 景岳全书· 洗冤集录· 褚氏遗书· 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伤寒论· 奇经八脉考· 千金翼方· 濒湖脉学· 药性赋· 脉经· 医方集解· 傅青主女科· 医学源流论· 铜人针灸经· 神农本草经· 脉象口诀歌· 温热论· 痧胀玉衡· 类证治裁· 颅囟经 +- 科技(5)· 九章算术· 周髀算经· 孙子算经· 缉古算经· 算学启蒙总括 +- 艺术(18)· 笠翁对韵· 扬州画舫录· 乐府杂录· 画继· 林泉高致集· 古画品录· 益州名画录· 画禅室随笔· 棋经十三篇· 棋经论· 象棋十诀· 棋经· 桔中秘叙· 梅花谱· 象棋指归· 书断列传· 酒经· 笠翁对韵 +- 书画(77)· 六体书论· 评书药石论(含今译)· 法书论· 法书论· 授笔要说· 送高闲上人序· 笔阵图· 艺概[节录]·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书法辑要· 广艺舟双楫· 五十六种书并序· 临池管见· 书法散论· 艺舟双辑(附《十七帖·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九势· 用笔法· 论用笔十法· 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 续书谱· 论书· 论书· 论书· 论书· 论书· 法书要录-六卷全· 书断· 书法论· 书论· 书论· 孙过庭书谱及其释文· 笔髓论· 二字诀· 图画见闻志· 负暄野录· 与梁武帝论书启· 草书势· 隶书体· 论书表· 论书表· 四体书势· 草书势(含今译)· 非草书· 奴书订· 笔意赞· 六书缘起· 评书· 采古来能书人名· 书后品· 临池诀· 书旨述· 翰墨志· 钝吟书要[节录]· 书述· 题跋176则· 试笔· 书品[节录]· 续书断· 衍极并注· 书学· 翰林要诀· 作字示儿孙· 春雨杂述· 散论· 书诀· 书法雅言· 书学捷要[节录]· 论法书· 南北书派论[节录]· 书法约言· 书筏· 北碑南帖论[节录]· 承晋斋积闻录· 古今书评·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 海岳名言 +- 谱录(29)· 古今刀剑录· 橘录· 禽经· 茶錄· 劉氏菊譜· 宣和北苑貢茶錄· 北苑別錄· 茶譜· 茶譜· 茶经(今注)· 大明水記· 東茶記· 茶賦 幷書· 茶神傳· 十六湯品· 東茶頌· 唐人咏茶诗· 茶录· 茶疏· 阳羡茗壶系· 随园食单· 北山酒经· 岕茶汇抄· 北苑别录· 宣和北苑贡茶录· 大观茶论· 茶经· 煮泉小品· 洛阳牡丹记 +- 类书(4)· 说文解字· 艺文类聚· 初学记· 太平御览 +- 蒙学(8)· 龙文鞭影·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朱子家训· 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 +- 总集(45)· 千家诗· 十八家诗抄· 乐府诗集· 古诗源·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古谣谚· 元诗别裁集· 文忠集· 敦煌变文集新书· 清诗别裁集· 唐文续拾· 全齐文· 唐文拾遗· 全宋文· 全唐文· 全晋文· 先唐文· 全三国文· 宋诗一百首· 全隋文· 楚辞章句疏证· 全后汉文· 全后周文· 全汉文· 薛涛、李冶诗集· 全北齐文· 全秦文· 箧中集· 全后魏文· 全上古三代文· 全陈文· 全梁文· 昭明文选· 诗 (历代诸家)· 词曲(历代诸家)· 文(历代诸家)· 六朝文絜· 文选· 全唐五代词·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文观止· 全唐诗· 全汉诗· 古文观止 +- 别集(85)· 酒德颂· 陈子昂诗集· 后出师表· 崔护诗选· 李贺诗全集· 前出师表· 白居易诗全集· 岑参诗选· 桃花源记· 薛涛诗全集· 杜甫诗全集· 兰亭集序· 李白诗全集· 王维诗集· 洛神赋· 九歌· 李商隐诗选· 闲情赋并序· 曹操诗全集· 杜审言诗全集· 古诗十九首· 离骚· 嵇康诗全集· 阮籍诗全集· 双江聂先生文集· 刘桢诗全集· 王心斋全集· 陈琳诗全集· 王文成全书· 王粲诗全集· 竹斋集· 曹丕诗全集· 苏轼词选(48首)· 谢朓全集· 陆游诗全集· 己亥杂诗· 谢灵运诗全集· 栾城集· 陶渊明诗全集· 曾国藩文集· 罗昭谏集· 孟郊集· 李义山诗集· 明圣二湖· 曹操诗集· 苏洵集· 叙陈正甫会心集· 西湖梦寻· 前赤壁赋· 借竹楼记· 陈情表· 醉翁亭记· 童心说· 归去来辞· 爱莲说· 养兰说· 秋兴赋并序· 读孟尝君传· 高洁说· 长门赋· 藤王阁序· 归田赋· 吊古战场文· 与袁石浦· 小石潭记· 陶庵梦忆· 寒山子诗集· 寒花葬志· 送董生邵南序· 诫子篇· 林纾作品集· 师说· 与山巨源绝交书· 登楼赋· 李斯谏逐客书· 思旧赋并序· 崔颢诗全集· 愚公移山· 杂说· 粤词雅· 周子全书· 徐霞客游记· 玉台新咏· 铁崖乐府· 小窗幽记 +- 词(53)· 坦菴词· 溪堂词· 归愚词· 东堂词· 审斋词· 筠豀乐府· 姑溪词· 丹阳词· 海野词· 逃禅词· 石林词· 淮海詞· 东浦词· 山谷词· 圣求词· 芦川词· 东坡词· 和清真词· 六一词· 友古词· 柳永词全集· 安陆集· 乐章集· 珠玉词· 全宋词· 李煜词全集· 白香词谱· 唐宋名家词选· 曹组词集· 饮水词· 范成大词集· 茶联集锦· 断肠词· 平水韵部· 梅溪词· 词韵简编· 竹斋诗余· 词格律· 龙洲词· 白朴集· 姜夔词选· 蒲江词· 白石道人歌曲· 漱玉词· 知稼翁词· 平斋词· 无住词· 樵隐词· 酒边词· 片玉词· 稼轩词· 小山词· 听秋声馆词话 +- 楚辞(3)· 楚辞补註· 文心雕龙译注· 楚辞 +- 诗文评(60)·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姜斋诗话· 梅磵诗话· 文心雕龙考异· 艺苑卮言· 钝吟杂录· 解人颐· 文笔要诀· 诗镜总论· 藏海诗话· 麓堂诗话· 优古堂诗话· 南濠诗话· 升庵诗话· 六一诗话· 逸老堂诗话· 诗谱· 归田诗话· 吴礼部诗话· 诗人主客图· 诗品· 杜工部草堂诗话· 二十四诗品· 东坡诗话· 诗学源流考· 诗人玉屑· 二老堂诗话· 温公续诗话· 山房随笔· 复雅歌词· 时贤本事曲子集· 国雅品· 词论· 乐府指迷· 拙轩词话· 浩然斋词话· 乐府古题要解· 赌棋山庄词话· 唐子西文录· 紫微诗话· 彦周诗话· 中山诗话· 诗式· 四溟诗话· 风骚旨格· 诚斋诗话· 续诗品· 观林诗话· 庚溪诗话· 答万季埜诗问· 诗学禁脔· 木天禁语· 沧浪诗话· 石林诗话· 诗法家数· 白石道人诗说· 后山诗话·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 曲(18)· 包待制智勘后庭花· 雷峰塔· 元人小令选· 娇红记· 无名氏28首· 张可九元曲集· 清忠谱· 窦娥冤· 汉宫秋· 梁山伯与祝英台·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 倩女离魂·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长生殿· 全元曲· 西厢记· 桃花扇· 精忠旗 +- 小说(71)· 夏商野史· 文明小史· 两晋秘史· 东汉秘史· 周朝秘史· 东周列国志· 南游记·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说唐· 杨家将传· 唐钟馗平鬼传· 三刻拍案惊奇· 胡涂世界· 戏中戏· 梼杌萃编· 廿年繁华梦· 善恶图全传· 无耻奴· 冷眼观· 商界现形记· 南朝秘史· 中山狼传· 神魔列国志· 水浒后传· 西游记传· 韩湘子全传· 牛郎织女传· 通天乐· 仙杂记· 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合锦回文传· 平山冷燕· 斯文变相· 杜骗新书· 警寤钟· 常言道· 负曝闲谈· 封神演义· 东游记· 绿野仙踪· 双凤奇缘· 上古秘史· 张文祥刺马案· 儿女英雄传· 小五义· 续小五义· 七剑十三侠· 禅真逸史· 仙侠五花剑· 儒林外史· 山海经· 官场现形记· 济公全传· 镜花缘· 老残游记· 三侠五义· 北游记· 老残游记续集· 飞龙全传· 好逑传· 医界镜· 山海经
1 形状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