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mini 2评测:最极致体验的小尺寸平板

世界杯波兰排名 2025-08-08 10:08:05

iPad mini遇上视网膜,对很多人来说是近两年最想添置的平板设备。iPad mini 2正式接受用户的预订,首批发售的名单中包含了内地和香港。iPad mini 2首日预订数量已经超出了苹果的预想,苹果公司的副总裁席勒(Philip Schiller)也表示非常吃惊。不过,相信苹果更值得乐的还在以后。拆解iPad mini 2:最佳的小尺寸平板设计(视频)

今年,你们得偿所愿,iPad mini with Retina Display 来了(简称为iPad mini 2,下同)。

今年iPad mini的Retina化在消费者心理上多少是一个“必然”,它效果惊艳,但已不属惊喜。这次的更新中,苹果给我个人最大的惊喜在于它的大脑A7。

这次在iPad mini 2上的这颗A7与iPhone 5s上一样,采用双核架构并由三星的28nm工艺加工,频率为 1.3GHz,内置 1GB RAM,图形芯片为四核心的PowerVR G6430。另外,无论A7作为全球第一颗64位移动处理器,还创新地加入协同处理器 M7,这颗 soc 注定吸引无数眼球。

但是以上不能算作惊喜,因为苹果移动平台架构每年的迭代都是 “X2” 的提升,A7在这方面只能算是兑现承诺。

惊喜之处在于,移动平台硬件经过几年的进步,一块单纯从手机移植过来的 soc,已经能够应付 2048 x 1536 高分辨率所需要的运算动力。

苹果已经能够将 A7 设计得足够低功耗,同时足够强大。之前,苹果一直都是通过加强版处理器来应付(如 A5X、A6X),通过提高运算频率、GPU 核心数来满足视网膜惊人的性能要求。当然,代价就是高耗电(更大的电池)、高发热、更厚的厚度和重量。

体现在 iPad 3和iPad 4上,就是屏幕与图形处理芯片造成的高耗电和高热量,从而需要捆绑一块超高容量电池、超长的充电时间,以及更高的厚度和重量。

但这样的窘况已成为过去。今年的iPad Air和iPad mini 2,前者经过前两代优化已经脱胎换骨,后者第一次全方位突破,代价也仅仅是0.3mm 厚度,以及20来克的重量上升。

【分页导航】

第1页:A7让视网膜不再沉重第2页: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第3页: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第4页: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第5页: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第6页: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第7页: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第8页: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第9页: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

{pagination}

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

说回这次的产品,这次拿到的是一部WiFi+Cellular版本的深空灰 iPad mini 2,颜色与今年的 iPhone 5s 看齐。和之前手上的初代iPad mini比较,二代除了提升显然易见的屏幕外,背部也多了一颗麦克风,而且做工上,背部的苹果logo也作了更改,从之前的“印”回归大尺寸iPad 上的 “嵌”。

相比于第一代“配置”相比,一年后问世的iPad mini 2从各方面都已经有显著的提升。不再像初代iPad mini那样处处显露出苹果为大尺寸iPad留一手的痕迹,这次iPad mini 2已在全方位向iPad Air看齐,看得出,7.9″小平板已经成为苹果战线上的主力成员。

iPad mini 2厚 7.5mm, 重 331(WiFi)/341g(WiFi+Cellular),比上一代厚了0.3mm,重量增加了20来克,相信是因为电池加大的缘故。不过这次因视网膜屏幕造成的差别也缩到非常小。得益于附送更强力的充电器、充电时间没有明显上升,使用下来也没有太严重的发热情况。

对比iPad 3,同是视网膜设备,iPad mini 2只有前者一半的重量,但带来的不仅仅只有数字上的差别。前者的重量是一款10″ 平板的标准重量,这方面它不算最优秀,也决定了它是一款典型的双手握持设备;而当后者的体积和重量下降到一个临界点时,用户发现单手握持已毫无压力,因此感觉到的并不是参数上那300g 的差别,而是一个质的变化。

换句话来说,同样是Retina 屏幕,这一代视网膜版iPad不再需要热情却昂贵的特制版soc,iPad mini 2 放在手上你会发觉,出色的屏幕,并不需要为此在其他方面作出妥协。

【分页导航】

第1页:A7让视网膜不再沉重第2页: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第3页: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第4页: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第5页: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第6页: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第7页: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第8页: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第9页: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

{pagination}

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

首先是与第一代iPad mini对比,相信一张图已经能说明问题。

上为 iPad mini 2,下为 iPad mini

与其他视网膜设备比较的话,iPad mini 2 上为一块 7.9″ 2048 x 1536 IPS 屏幕,PPI 为326与iPhone 5s看齐。因此从字面上与PPI为264 的全尺寸 iPad 比,iPad mini 2的画面将会更加精细。

实际使用中,可能是我没有配备写轮眼的原因,因此发现差别并不大,从显示精细度上来看,两者都已非常优秀。

但值得一提的是,当以一定角度偏移看屏幕的时候,就会发现 iPad mini 2 的屏幕会比iPad 3更通透,对比下会后者的玻璃与屏幕间仿佛多了一层空气。

至于其他评测提到的色域问题,例如蓝、绿色的色偏,在同一张蓝色天空的壁纸中可以看出,iPad 3 上的蓝色从中央(浅)到边缘(浓)的过渡,比 iPad mini 2 更加明显,而在绿色的显示上,iPad 3 上的翠绿在 iPad mini 2 反而会显得稍暗淡。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在有目的对比的前提下,眼睛告诉我的结果。从严谨测试中我们得出iPad mini 2色域不够的结果是一个事实,如果你需要在上面进行一些对颜色准度较高的作业,那么屏幕大小和表现更理想的 iPad Air可能更加适合。但单纯从内容消费和娱乐的角度上看,这一点貌似问题不大。

【分页导航】

第1页:A7让视网膜不再沉重第2页: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第3页: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第4页: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第5页: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第6页: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第7页: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第8页: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第9页: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

{pagination}

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

前面提到重量与屏幕上的改进,最直观的体验在于阅读上。细腻、清晰的文字,你不再需要双手去支撑,在浏览全尺寸网页时,不必缩放则可清晰地看到每一粒文字。

一只手就能轻松拿起的重量所带来的好处是,阅读时你不会再因为设备的沉重感而出戏,更轻的重量还造就更多的阅读姿势。

不过我注意到一点就是,虽然 iPad 上目前已经有数十万为其独身打造的应用,但是更多是为全尺寸产品设计,许多应用在布局、文字大小的默认设定在 iPad mini 2上仍显得太小。目前的解决方法有两个:一个是适应,另一个是在应用内、或者系统设定中将默认字体调大。但总的来说,希望未来有更多专门为iPad mini优化的应用。

【分页导航】

第1页:A7让视网膜不再沉重第2页: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第3页: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第4页: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第5页: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第6页: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第7页: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第8页: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第9页: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

{pagination}

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

操控与性能皆完美

今年苹果全线iOS新品都采用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旗下最新的PowerVR G6430 四核心 GPU,在轻盈的体积、功耗下已完胜去年iPad 4上顶级的SGX554,相信明年更多游戏大作会继续挖掘这块GPU的潜力。

游戏性能方面不需要有太大顾虑,测试过几款主流的大型游戏,如特效丰富的水上竞速游戏《Riptide GP2》,以及两款主机级别游戏如《魔幻堡垒(Bastion)》和最近比较红的《海之号角》,在 iPad mini2 上均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但我认为 iPad mini 2 的游戏体验依然高过同门的 iPad Air,理由是得益于更小、更轻的机身,iPad mini 2比全尺寸 iPad有更好的把持感,特别在玩需要长时间运用手臂肌肉的赛车类游戏时,iPad mini 2 的手感更接近手柄,长时间操作也更不容易感到疲倦。因此在性能与全尺寸机型看齐的前提下,iPad mini 2 将拥有更好的操作感(相反的,iPad Air 将拥有更大的视野)。

【分页导航】

第1页:A7让视网膜不再沉重第2页: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第3页: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第4页: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第5页: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第6页: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第7页: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第8页: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第9页: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

{pagination}

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它是完美的

虽然对于大多数平板来说都不是问题,在 iPad mini 2 上看视频仍然是不错的体验,但和全尺寸 iPad 比较,前者更适合一个人独享,当然这点因人而异。

外放效果在 iPad mini 2 上的表现是两个字:遗憾。外放之前在iPad 上一直都 “不咋地”,本以为这次升级为立体声喇叭,iPad mini 2至少会显得好一点,但一周使用下来我没有得到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能因为发声单元体积限制,iPad mini 2声音是太太扁平了,而且将音量放到最大时,还会出现破音。对了,在游戏中,别忘了你的手还会遮盖住其中一边的喇叭。

对我来说,要有一个正常的听觉体验,需要戴上一副耳机。iPad mini 2,可能更适合一个人。

不过如果只需要在使用中达到 “听到” 的需求,这点还是可以无视的。

【分页导航】

第1页:A7让视网膜不再沉重第2页: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第3页: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第4页: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第5页: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第6页: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第7页: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第8页: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第9页: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

{pagination}

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

WiFi 方面也有不错的提升,今年两部新iPad 除了继续支持双频段(2.4GHz 和 5GHz)的 802.11n WiFi 外,更配备了 MIMO 双天线技术。因此在路由器配合下,室内最大可到达300 Mbps(。

好处是什么呢?先不要太开心,对于下载来说其实增益不大,但更高的 WiFi 速度,能直接影响一些依赖内网功能的使用体验:例如更好的 Airplay 质量,更好的内网媒体文件调动速度(例如当你有 NAS 的话),抑或单纯和你的电脑传输文件更快了(例如 iTunes 无线同步)。而且理论上,MIMO 双天线也能提供更好的 WiFi 连线质量。

另外 iPad mini 2 也提供蜂窝版本选择,提供对 4G 网络的支持。目前手上的是香港版,传说中的三网通吃版。在测试种使用联通 3G 流量卡,速度与另一部签约版的 iPhone 5 类似,处于正常水准。而未来随着国内 4G 网络的开通,新一代iPad 在户外无线上网的表现将让人期待。

【分页导航】

第1页:A7让视网膜不再沉重第2页: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第3页: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第4页: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第5页: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第6页: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第7页: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第8页: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第9页: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

{pagination}

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

iPad mini 2性能、显示效果强大,同时足够便携。在个人的使用中,iPad mini 2 对我来说最常用的办公用途就是手持的情况下打字。

iPhone的键盘太小,因此有时候我会选择将它翻转到横向模式以换来更大的键盘。而在 iPad mini 2 上,纵向模式的键盘却恰恰与iPhone 横向的键盘大小相当。而且得益于 iPad mini 2 窄边框屏幕,这时双手的拇指仍然能够得着对方,形成一个连贯的打字感觉,这点比全尺寸iPad 感觉更好。

但另一方面,如果将iPad mini 2连接蓝牙键盘,当作为常规电脑使用的话,因为屏幕尺寸限制,效果则未如全尺寸 iPad 理想。

性能上,iPad mini 2完全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比iPhone只能 “看看” 强不少。另外,拿iPad mini 2在手上回回邮件、写写文章的话,也是一款非常合格的工具,其余则不要抱太大期望。

【分页导航】

第1页:A7让视网膜不再沉重第2页: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第3页: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第4页: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第5页: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第6页: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第7页: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第8页: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第9页: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

{pagination}

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

由于时间问题,这次评测中仍难对 A7 处理器的64位架构的优势,以及 M7 协同处理芯片作详细的探究,不过相信随着这些新技术在移动设备上愈趋普及,以及周边产品的配合,它们的优势将会逐渐明显。

从今年9月开始,iPhone 5s 到iPad mini2,苹果全新一代 iOS 产品线已经全数上市了。不过在 iPad mini 2 上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应用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闪退,以及疑似因为64位架构造成的内存消耗增加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Safari 多页面下很容易会出现自刷新现象,这在同是 1GB RAM 的 iPhone 5 或 iPad 3 上,是不存在的。

希望以上这些问题会在未来通过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修复。

但瑕不掩瑜,这款产品保持苹果一如既往的10小时续航、顶尖的显示效果与使用体验,同时做到在设计和便携性上无可挑剔。

我认为 iPad mini with Retina Display,依然是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最优秀的移动设备。

【分页导航】

第1页:A7让视网膜不再沉重第2页:轻薄:对比一代ipad mini和iPad 3第3页:屏幕:一张图比下一代iPad mini第4页:阅读:全尺寸设计APP显得mini 2太小第5页:游戏体验高过iPad Air GPU潜力大第6页:多媒体:外放效果有些遗憾 第7页:网络:更好的WiFi、4G 网络支持第8页:输入:运行iWork和iLife不在话下第9页:总结:瑕不掩瑜的最佳小尺寸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