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B是什么意思?搞不清这个术语,外贸合同可能让你亏惨了!
跟国外客户谈好了价格,货也发了,结果对方突然说“你没按FOB交货啊,运费得你承担!”你一脸懵——FOB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到岸价”吗?怎么还分这么多种说法?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在国际贸易中高频出现、却总被人误解的术语——FOB。
FOB到底是什么意思?别再被字面骗了!FOB,全称是Free On Board,翻译成中文叫“装运港船上交货”,听起来挺高大上,其实核心就一句话:
卖方负责把货装上船,船一离港,风险和责任就转给买方了。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是一家义乌小商品出口商,客户在德国,你们约定用FOB上海港交货,价格是每件10美元。
这意味着:
你得把货送到上海港,安排出口报关,把货安全装上船;一旦船开了,之后的海运费、保险、目的港清关、关税……统统跟你没关系了;即使船半路沉了,损失也由德国客户承担,因为你已经“完成交货”。重点来了:FOB不是“包到家”,它只管“上船前”,很多人误以为FOB是“到岸价”,其实是把FOB和CIF搞混了(CIF才包含运费和保险)。
为什么FOB这么重要?合同里写错一个词,可能赔掉一辆车!在国际贸易中,风险划分点直接决定谁赔钱,FOB的关键,就在于“装船即转移风险”。
想象一下: 你按FOB出货,货刚装船,码头吊机出故障,集装箱掉海里了,这时候,损失由买方承担,因为你已完成交货义务。
但如果合同写的是EXW(工厂交货),那你连仓库都没出,风险还在你身上,就得自己认栽。
FOB是什么意思?它不仅是价格术语,更是责任与风险的“分水岭”。
FOB常见误区,90%的新手都踩过坑以为FOB=包运费 错!FOB不含海运费,运费是买方自己找货代付的,如果你帮忙订舱,也只是“协助”,别以为这是义务。
以为FOB=包清关 更错!出口清关一般由卖方负责(因在本国),但进口清关和关税,一律归买方,别傻乎乎帮人家缴税,回头收不回钱。
订舱责任搞不清 虽然货是卖方装上船,但订舱通常是买方安排,你要提前沟通,别等货到港口才发现没船!
实操建议:签合同前,必须确认这3点明确装运港 写清楚是“FOB Shanghai”还是“FOB Ningbo”,避免争议。
确认谁订舱 虽然惯例是买方订舱,但有些客户会要求你代为安排,一定要在合同里写明“卖方协助订舱,费用由买方承担”。
保留装船证据 装船后立刻拿到提单(B/L)、装船通知、照片等,作为你已完成FOB义务的证据。
相关法条参考(国际通用规则)FOB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目前最新版本是INCOTERMS® 2020,由国际商会(ICC)发布。
其中对FOB的核心规定如下:
FOB条款下,卖方义务包括:
提供符合合同的货物和商业发票;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直至货物装上船为止。买方义务包括:
租船订舱并通知卖方船舶信息;支付运费和保险费;承担货物装上船后的一切风险;办理进口清关及缴纳关税。法律依据:《INCOTERMS® 2020》FOB条款、《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第67条(风险转移规则)
FOB是什么意思?它不是简单的“出厂价”或“到岸价”,而是国际贸易中风险与责任的精准切割点,理解FOB,就是理解谁在什么时候该承担什么成本和风险。
记住一句话:FOB = 装上船,就放手。船一开,后续不管风吹浪打,都跟卖方没关系了。
下次签外贸合同时,别再随便写“FOB”三个字母了,搞清楚它的真正含义,才能避免“货发了,钱没了”的悲剧。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搞外贸,先懂规则,再谈赚钱。
FOB是什么意思?搞不清这个术语,外贸合同可能让你亏惨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